×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征稿启事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10-01
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
情报分析研究
情报人才培养和教育
全选
|
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
Select
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
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的动因与进路研究
杨建林 苗 蕾 申姝婧 梁继文
2023, 5(4): 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为了尽量避免科技情报服务中的情报失误,提升科技情报服务数智化转型的效果,必须加强科技情报服务能力,推进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现代化。[方法/过程]基于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的释义,研究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的动因,提出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的进路。[结果/结论]呼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需求、顺应科技情报服务生态系统的变化、应对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困境是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动因;技术、管理与模式现代化三位一体,顶层设计情报服务技术的创新路径,应用数智技术夯实情报资源保障能力与情报人才保障能力,完善“数智链资源+智能化工具+全源性思维”的研究模式,推动“数智新技术+情报新方法+情报新流程”的无缝融合,是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的主要进路。
Select
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
数智赋能背景下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评价研究
黄 微 刘逸伦 杨佩霖
2023, 5(4): 17-31.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在数智赋能的视域下,构建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评价实践,有助于推动我国科技情报服务进一步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方法/过程]首先,梳理科技情报服务相关研究,解析数智赋能概念和现代化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内容。其次,结合情报3.0理论下科技情报服务的业务流程和数智赋能下现代化科技情报服务的内容,构建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构建的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应用。[结果/结论]文章创新性地结合了数智技术和网络安全相关要求,构建了现代化科技情报服务能力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但文章还存在对科技情报现代化服务能力要素提取不够全面、对现代化科技情报工作流程挖掘不够细致的问题,在未来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Select
数智赋能科技情报服务
数智技术赋能科技情报流程现代化:驱动因素、核心价值与践行路向
李 辉 谭 晓 杨建林
2023, 5(4): 32-41.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智技术赋能情报流程现代化是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的关键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顺应科技情报环境和生态变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方法/过程]基于核心概念释义,研究数智技术赋能科技情报流程现代化的驱动因素和价值特性,进而提出数智技术赋能科技情报流程现代化的践行路向。[结果/结论]安全威胁演变、信息环境变化以及决策需求提高和周期加速的非线性缠绕,是科技情报流程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更深度的情报感知,更优质的数据融合,更精准的前瞻预判,更高价值的情报服务,是数智技术赋能情报流程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以“智感-智融-智析-智联-智保”为理念引领,构建适配的管理体系,强化技术研发、系统建设与情报流程的分层融合应用,培养兼具数智化思维和能力的复合型情报人才,是数智技术赋能情报流程现代化的主要践行路向。
情报分析研究
Select
情报分析研究
多源异构数据视角下的学术评价:内涵、进展与展望
邓三鸿 杨 杰 王 昊 沈健威
2023, 5(4): 42-56.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综合多源异构数据的学术评价与科学计量方法逐渐发展成为领域热点,目前对于多源异构数据视角下的学术评价缺乏系统的理论探讨。[方法/过程]针对多源异构数据利用不充分、研究方法不妥当、研究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文章梳理多源异构数据视角下的学术评价发展状况、厘清领域内涵及外延、分析领域前沿和热点。[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多源异构数据视角下,学术评价领域呈现出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粒度细化、评价指标复杂化等趋势。多源异构数据视角下的学术评价内涵界定、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对于澄清领域认知、辨析相关概念、明确研究路径与方法论基础,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体系有着重大意义。
Select
情报分析研究
国内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研究的系统性综述
李炜超, 周 毅,
2023, 5(4): 57-77.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对国内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和治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过程]从CNKI核心期刊库采集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法揭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研究的宏观态势,利用系统性综述方法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从治理者、治理对象、治理工具以及治理机制4个维度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结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成为学界基本共识,解决主体失灵现象和促进主体协同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之一;当前研究已经突破信息内容本身,与信息内容生产、传播和使用有关的各类主体、技术以及背景环境都成为研究对象;治理工具可以归纳为规制型工具、促进型工具和教育引导型工具3大类,借助数智技术强化治理工具效能已成为政府和多数学者的共识;治理机制归纳和划分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3个阶段。未来需要更多从总体国家安全高度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整体性治理研究,加强网络正面优质信息内容生产与推荐,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中算法应用的风险治理研究。
Select
情报分析研究
国内外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赵 阳, 文庭孝
2023, 5(4): 78-93.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新型网络环境下信息活动是用户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信息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以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方法/过程]对国内外信息行为研究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分析和共词网络分析,系统地梳理国内外信息行为研究主题,提炼研究观点。[结果/结论]国内外信息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行为的理论基础探究、信息行为模型构建、特定情境和特定用户的信息行为分析(以社交网络、图书馆、政务和健康等信息行为为主)、用户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平台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和行为治理等方面,但整体上缺乏用户信息价值感知,以及信息价值与信息行为互动机制的相关研究。
情报人才培养和教育
Select
情报人才培养和教育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情报人员情报意识再思考
尚孟晓
2023, 5(4): 94-10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结合认知心理学相关研究进展,重新思考情报人员的情报意识,提出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情报意识培养的优势,为强化情报人员情报意识、促进情报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过程]根据时代背景,指出重新研究情报意识的意义和趋向。在狭义的情报概念下,基于认知心理学中意识、认知和元认知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重新探讨了情报人员情报意识的层次结构、基本性质,并据此厘清了情报意识与元认知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论]在认知心理学视角下,情报意识与元认知关系密切并相互作用,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情报意识培养能够使情报意识培养更具可操作性,能够为强化情报意识、促进情报人才培养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法。
Select
情报人才培养和教育
数智赋能信息资源管理背景下档案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李 品
2023, 5(4): 105-113.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意义]数智赋能信息资源管理,对档案数据和档案信息的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进而对档案从业者提出新要求,对档案学教育提出新需求。档案学界和业界应正视这样的变化,改革档案学教育。[方法/过程]从档案学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中的定位出发,在分析数智技术和数据环境对信息资源管理赋能作用的基础上,探讨档案管理变革取向,提出档案学教育改革策略。[结果/结论]数智技术赋能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数据环境赋能信息资源管理对象,使得以“档案数据”和“档案信息”为主要对象的档案管理发生变化,管理对象和资源内容开始延伸,档案数据资源价值得到提升,面向数字记忆的档案数据资源深度开发获得重视,由此需要档案学教育“辟新课”“重基础”“强应用”“广拓展”“精技能”,推动档案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