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情报工作研究
    汪大锟 化柏林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31-14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12
    [目的/意义]识别并预见新兴技术,为企业和政府带来技术先发优势,及时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BERTopic的主题建模方法获取领域主题分布,依据主题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合并论文和专利主题,实现新兴主题的识别。[结果/结论]运用BERTopic主题建模方法结合指标评价,能够实现新兴主题与新兴术语的有效识别。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使用划分验证期和资料验证法2种方式进行验证,在识别出的16项主题中有12项通过验证,证实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 情报工作研究
    陈昱成 黎 洋 刘江峰 杨 帆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2): 115.
    [目的/意义]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探讨如何利用AIGC的优势,结合传统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非遗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在非遗项目分类研究中,微调后的Baichuan-7B效果最佳,macro-F1值为0.7688,在非遗属性信息抽取中,RoBERTa的效果最好,F1值为0.7085。微调Baichuan-7B生成的结果,BLEU的2-Gram为0.2052。结合属性抽取和生成的结果,构建了高效全面的知识图谱。[创新/局限]文章利用生成式大模型辅助建立知识图谱,对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进行了研究,暂未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省级项目进行研究。
  • 邓三鸿, 胡昊天, 王 昊, 王东波,
    科技情报研究. 2021, 3(1): 1.
    [目的/意义]随着数字化古籍文献的普及,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古代典籍上开展文本挖掘与知识发现,逐渐成为数字人文在古文信息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体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文章定义了古文自动处理的概念,从古文自动处理的领域划分与模型算法、语料资源与现有工具、知识库与平台系统3个方面,梳理古文自动处理领域的内涵和外延,整体把握该领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结论]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当前古文自动处理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情报分析研究
    陈艳红 王 欢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1): 49.
    [目的/意义]突发疫情事件中,社区是弱势群体获取应急信息的重要渠道,了解弱势群体信息需求,有助于社区精准提供信息服务,促进辖区内居民应急信息储备,增强其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突发疫情为背景,结合疫情重要信息类别及相关文献,对社区内弱势群体应急信息需求展开调查,借助KANO问卷对各需求进行分类,以确定社区优化应急信息服务的优先级。[结果/结论]针对弱势群体的必备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调整应急信息服务重点,通过关注应急需求转化、拓宽信息传播渠道等措施,保障弱势群体应急信息需求得以满足。
  • 情报分析研究
    李炜超, 周 毅,
    科技情报研究. 2023, 5(4): 57-77.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4.005
    [目的/意义]对国内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和治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过程]从CNKI核心期刊库采集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法揭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研究的宏观态势,利用系统性综述方法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从治理者、治理对象、治理工具以及治理机制4个维度进行梳理与归纳。[结果/结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成为学界基本共识,解决主体失灵现象和促进主体协同是近年来关注的重点之一;当前研究已经突破信息内容本身,与信息内容生产、传播和使用有关的各类主体、技术以及背景环境都成为研究对象;治理工具可以归纳为规制型工具、促进型工具和教育引导型工具3大类,借助数智技术强化治理工具效能已成为政府和多数学者的共识;治理机制归纳和划分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3个阶段。未来需要更多从总体国家安全高度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整体性治理研究,加强网络正面优质信息内容生产与推荐,以及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中算法应用的风险治理研究。
  • 情报分析研究
    曹树金 王雅琪 卢光栩
    科技情报研究. 2022, 4(1): 3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2.01.004
    [目的/意义]研究搜索引擎使用过程中影响交互的因素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关系,对学科领域情报的准确获取,提高科研效率,促进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选取百度学术搜索引擎作为对象,基于FMP交互模型构建学术搜索引擎交互因素影响用户体验模型,通过问卷采集数据,研究影响学术搜索引擎用户体验的交互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检索功能交互和检索内容交互对用户体验有显著影响,且内容交互对用户体验的影响程度大于功能交互;检出结果的分类、排序、快捷引用等操作功能对检索功能交互和检索内容交互有显著影响;检索界面设计对检索内容交互影响显著;检索过程中辅助定向功能对检索功能交互有显著影响。
  • 余传明 王 峰 张贞港 孔令格 安 璐
    科技情报研究. 2021, 3(1): 56.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融合知识图谱表示学习和词汇表示学习,探究基于知识库的问答模型,以实现对知识图谱中准确率高、覆盖面广的结构化知识的利用。[方法/过程]提出一种融合知识图谱表示学习和词汇表示学习的知识库问答框架,采用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探究不同的表示学习模型和网络结构对于知识库问答效果的影响。首先,使用知识图谱表示学习算法,生成实体和关系的向量表示;接着,生成的实体和关系向量作为监督信号训练问题,对应实体和关系的向量表示;最后,根据问题生成的三元组表示,在知识图谱中匹配问题的最佳答案。[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表示学习模型和网络结构,对于知识库问答的效果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基线方法,文中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知识库问答的效果。研究对于推动深度学习在知识库问答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情报分析与评价
    张 海 方吉萍 王东波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48-57.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05
    [目的/意义]古籍数字化与大语言模型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厘清古籍大语言模型用户中辍行为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化解大语言模型用户中辍风险,实现高质量用户留存,促进古籍大语言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韧性理论,借鉴扎根理论对30位古籍大语言模型用户深度访谈,得到一手资料进行编码解构,重点抽取与韧性理论相关的影响因素和概念范畴,进而构建韧性理论视角下古籍大语言模型用户中辍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韧性因素、认知因素和情境因素是影响古籍大语言模型用户中辍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韧性因素包括信息韧性、技术韧性和环境韧性3个维度,心理韧性主要经历情绪应激、情感韧性和认知韧性3个阶段。研究结果为有效预防古籍大语言模型用户中辍,实现高质量用户留存提供了必要借鉴。
  • 综述分析
    汪大锟 化柏林
    科技情报研究. 2023, 5(1): 9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1.007
    [目的/意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方向。[方法/过程]本文从数据源、方法和应用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政策文本量化研究的当前进展。总结了政策文本的元数据与数据源分布,在方法层面分为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方法和文本挖掘方法3类,在政策文本挖掘应用方面主要有政策主题挖掘、政策目标工具挖掘、政治立场分析、发布机构分布与政策扩散研究。[结果/结论]未来应更加注重对于政策内容的挖掘,并与计量分析研究相结合。
  • 情报工作研究
    段雨竺 付 强 李玉琼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86-9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8
    [目的/意义]国防科技创新助力新质战斗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战略需求,有效预测国防科技创新路径对于切实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我国新质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国防科技创新突变性、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特征,文章根据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核心要素,构建大模型赋能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逻辑框架,利用军事需求识别、军工企业关键技术预测与创新政策挖掘子模型,对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大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国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突破点,为国防科技创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深度融合。
  • 情报工作研究
    谢丹琳 胡锡晟 杨卫书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1): 90.
    [目的/意义]在话语权下放的信息时代,公众公开发表意见、参与话题讨论的渠道不断增多,低燃点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交流与传播无疑会增加事件热度,给企业危机公关带来更大压力和挑战。[方法/过程]文章以“海天酱油事件”为例,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阶段进行探讨。首先,运用ROST CM进行高频词统计和公众情感倾向分析,再通过Ucinet、Gephi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和点度中心性4个维度对事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事件舆情有公众关注度高、讨论量大、负面舆情占比大、部分意见领袖传播影响力大的特征,基于以上特征提出企业危机公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应对危机舆情传播及消除负面影响提供参考。
  • 高金虎
    科技情报研究. 2020, 2(1): 12.
    [目的/意义]梳理情报分析方法论的发展历程,阐明情报分析方法论的发展路径,为改进情报分析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从情报分析方法论的演变入手,阐明国家安全情报分析与一般信息分析之间的区别,总结情报分析方法论对情报分析的影响。[结果/结论]情报分析远比一般的信息分析复杂,常规的信息分析方法不能应对国家安全情报分析中的复杂问题,应基于证伪主义、认知心理学建构新的情报分析方法论。
  • 情报分析研究
    彭启宁 柳炳祥 付振康 冯广宇 贝汶瑜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1): 75.
    [目的/意义]以侵权专利为切入点,探究不同因素对专利技术侵权无效宣告倾向的影响机制,对比分析同一领域不同的侵权主题下无效宣告影响因素存在的差异。[方法/过程]文章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对所选新兴产业领域的侵权主题进行细分,了解该领域侵权专利的不同侵权主题和侵权主题词;其次,利用统计相关性模型计算在不同侵权分类主题下的各类数据指标,对比分析无效宣告倾向的相关性;最后,通过构建多特征融合的随机森林模型,对不同侵权分类主题下的专利分别进行无效宣告分类的识别训练,并利用可解释机器学习中的LIME模型,对模型中计量指标特征影响程度进行解释。[结果/结论]根据主题分类后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主题分类下所选取的特征指标,不但在侵权后判定是否无效的整体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在不同分类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排序也不相同,此外,不同分类主题所依赖的分类规则和分类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
  • 专题
    赖茂生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2): 1.
    [目的/意义]梳理知识组织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化规律和演化的驱动因素,阐述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机构知识组织的新需求、新任务和科技情报界的创新探索。[方法/过程]初步调研了近年来在知识组织数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和短板,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思路,强调要走专业精英与草根相结合、人智与数智相结合的道路。[结果/结论]图书情报界的知识组织发展需要重视和加强的几个领域,即数据标注、数据集的组织与检索以及数据管理中的元数据问题。
  • 专题
    王延飞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3): 1-9.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3.001
    [目的/意义]守正创新是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所要把握的重要问题。[方法/过程]文章从史实梳理入手,辨析情报事实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作用意义,探寻相关的专业操作标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强化战略关切下的情报事实整编能力,落实动态线索发现基础上的情报专题研究,细究感知扫描中的摹因刻画规范,是科技情报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应对时代挑战的必选动作。
  • 研究方法专题
    魏瑞斌 王伊丹 徐 艳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41-5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4
    [目的/意义]引文网络的主路径分析可以对特定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识别,并能实现主流研究线索提取。文章旨在利用主路径分析方法,对知识图谱的研究路径进行分析,梳理其研究发展的脉络。[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Web of Science平台获取知识图谱领域的研究论文,然后利用HistCite软件生成文献的直接引证网络,再将数据导入到Pajek中,生成该数据集的多条主路径,并结合主路径上论文的内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主路径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出知识图谱领域的一些主路径,如知识图谱的构建、知识图谱在推荐和问答等应用场景中的研究、知识图谱在制造业等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折射出知识图谱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方向。综述性研究在知识图谱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领域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 研究方法专题
    化柏林 王英泽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53-6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5
    [目的/意义]大语言模型凭借着对大规模数据集处理的较强能力和在各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超群表现,在各行业中皆有出色发挥,而情报领域以文本数据为主要信息源,所以大语言模型非常适用于情报工作,并为情报实践带来了新一轮变革浪潮。[方法/过程]从文本的低维稠密向量表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微调与提示学习、高质量大规模训练数据、人类对齐技术5个维度讨论了大语言模型的优势。[结果/讨论]大语言模型在情报识别、情报跟踪、情报比评、情报预测等情报任务中皆有广泛应用,且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优化提升或范式改变。
  • 信息处理
    朱丹浩 赵志枭 吴 娜 王希羽 孙光耀 王东波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2): 11.
    [目的/意义]文章以古籍自动分词为切入点,引入“荀子”系列大语言模型,对大语言模型在古籍文本分词任务上的表现进行了探讨。[方法/过程]文章基于《左传》分词语料,进行了数据清洗和整理,构建了指令数据集,在此基础上,从数据集中抽取了1 000条作为测试数据,并分别使用500、1 000、2 000、5 000条数据作为训练数据进行指令微调,并测试其性能。[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只需要少量的数据,大语言模型就可以有较为理想的表现,在微调数据量达到5 000条数据时,Xunzi-Qwen-7B模型表现出了最优性能,F1值达到84.54%。
  • 专题
    苏新宁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1): 1-9.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1.001
    [目的/意义]通过对传统知识组织方法的体系、规则分析,凝练出传统知识组织方法的智能能力,并将其融入人工智能技术,以增强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的精准与高效。[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回顾知识组织的发展过程,分析传统知识组织方法的内在结构,深入探讨了传统知识组织方法的机理。[结果/结论]研究认为,知识组织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进,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能从知识多样化的关联建立知识间的语义关系,可采用科学的知识组织方法将不同形式、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知识关联并融合在一起,这些能力为人工智能把握知识体系、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推理科学问题中的相关可能性,以及拓展或聚焦知识和词汇、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等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人工智能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发展应当与知识组织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知识组织的潜在智能力。
  • 信息环境与网络分析
    赵雪芹, 姚宇航, 李天娥, 董美雯
    科技情报研究. 2023, 5(3): 26-35.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3.003
    [目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确定性环境概念也日益被人们重视,多源异构的不确定性环境成为了阻碍非遗数字资源融合和共享的一个难题。[方法/过程]文章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非遗数字资源知识元属性融合,通过构建非遗数字资源知识元的融合框架,并结合万里茶道中的非遗数字资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基于证据理论的知识属性融合可以使非遗数字资源的价值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了非遗数字资源的数字化保存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