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孙雨生 曾俊皓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11-2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2
    [目的/意义]文章通过揭示向量数据库理论、技术、应用等体系,以期推动多模态AI相关理论、技术、应用研究与实践创新。[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文献追溯法、内容分析法阐述了向量数据库演进历程并界定其核心概念,对比分析了其特点、价值,据此梳理了其应用机理、功能及对应的关键技术、应用模式,探讨了向量数据库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展望了其理论、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向量数据库源自向量索引方法体系构建、发展于向量数据检索引擎构建、完善于向量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数据模型、索引机制等方面相比关系数据库、图数据库特点明显;具有用户、数据管理、开发者、研究者等方面的价值;关键技术分为向量数据的嵌入生成、索引、检索3类;应用模式分为数据驱动型、知识驱动型、场景驱动型3类;面临向量数据优质生成、语义描述、存储资源利用、协同共享、伦理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发展态势趋向理论框架体系化、技术方案成熟化、应用服务生态化。
  • 研究方法专题
    魏瑞斌 王伊丹 徐 艳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41-5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4
    [目的/意义]引文网络的主路径分析可以对特定领域的重要文献进行识别,并能实现主流研究线索提取。文章旨在利用主路径分析方法,对知识图谱的研究路径进行分析,梳理其研究发展的脉络。[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Web of Science平台获取知识图谱领域的研究论文,然后利用HistCite软件生成文献的直接引证网络,再将数据导入到Pajek中,生成该数据集的多条主路径,并结合主路径上论文的内容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论]通过主路径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出知识图谱领域的一些主路径,如知识图谱的构建、知识图谱在推荐和问答等应用场景中的研究、知识图谱在制造业等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研究,折射出知识图谱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研究方向。综述性研究在知识图谱领域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领域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 张 萌 牟冬梅 王 萍 于海涛 王书童 张馨月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81-95.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7
    [目的/意义]通过综述国内外医疗数据共享研究成果,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共享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关键词聚类图谱,统计高频关键词和聚类标签词,分析国内外医疗数据共享领域研究成果的宏观态势;进一步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对研究热点主题展开系统性分析。[结果/结论]医疗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可归纳为医疗数据共享模式、利益相关者、平台技术、影响因素、激励机制5个方面。“区块链”技术在医疗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中应用广泛,在平台技术、激励机制等关键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内医疗数据共享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需加强医疗数据共享理论研究,丰富调查形式和研究路径,完善数据共享政策法规,以推动医疗数据共享实践。
  • 张佳南 于 洪 王延飞 张宇翔 王艳华 蒋 勋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1-1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1
    [目的/意义]新质生产力最显著的特征是科技创新,新时期情报既有耳目、尖兵、参谋作用,更发挥着引领的新作用。[方法/过程]文章从情报学视角分析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变革,探讨了其给传统情报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新质生产力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基于数据形成智慧赋能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情报工作需适应新生产力,通过技术革新,如智能化情报采集和知识图谱应用,提升情报工作效率和质量。[结果/结论]文章强调构建与新生产力相匹配的“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包括加强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通过情报在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智能化推动,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研究方法专题
    化柏林 王英泽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53-6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5
    [目的/意义]大语言模型凭借着对大规模数据集处理的较强能力和在各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的超群表现,在各行业中皆有出色发挥,而情报领域以文本数据为主要信息源,所以大语言模型非常适用于情报工作,并为情报实践带来了新一轮变革浪潮。[方法/过程]从文本的低维稠密向量表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微调与提示学习、高质量大规模训练数据、人类对齐技术5个维度讨论了大语言模型的优势。[结果/讨论]大语言模型在情报识别、情报跟踪、情报比评、情报预测等情报任务中皆有广泛应用,且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优化提升或范式改变。
  • 情报工作研究
    汪大锟 化柏林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31-14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12
    [目的/意义]识别并预见新兴技术,为企业和政府带来技术先发优势,及时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BERTopic的主题建模方法获取领域主题分布,依据主题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合并论文和专利主题,实现新兴主题的识别。[结果/结论]运用BERTopic主题建模方法结合指标评价,能够实现新兴主题与新兴术语的有效识别。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使用划分验证期和资料验证法2种方式进行验证,在识别出的16项主题中有12项通过验证,证实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 情报工作研究
    李军华 袁 倩 燕 翔 吕长红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95-108.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9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利用GPT-4模型自动生成权利要求书,降低研发人员的撰写难度,提升专利审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适合自动生成权利要求书的Prompt,并实施了Zero-Shot、Exact-Drafting、Stepwise-Claim和Exact-Step Claim 4种提示策略。将专利说明书和技术交底书输入GPT-4模型,使用Prompt指导其输出,实现权利要求书的自动化生成。同时,使用ROUGE和BERTScore评估指标来评价文本质量,并从权利要求数量、文本长度、高频词、关键词和常用搭配等多个维度,分析生成文本与参考文本的异同。最后,请专家分别从清晰度、一致性、相关性、专业性和完整性5个方面,评估生成的权利要求书的质量。[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Exact-Step Claim提示策略能显著提升权利要求书的生成质量。此外,基于专利说明书生成的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数量和文本长度上与参考文本更为匹配,表明GPT-4模型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领域的应用效果与输入文本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辅助方法,有助于推动专利文本撰写和审查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模型在理解复杂技术术语和遵循专利法规范中的精确度,并探索如何优化模型对权利要求数量和文本长度的判断能力。
  • 布文茹 王 昊 李晓敏 周 抒 邓三鸿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37-5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4
    [目的/意义]典故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且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法,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尽管如此,典故的自动识别技术尚未成熟,目前主要依赖人工识别。因此,对典故的智能识别技术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方法/过程]文章提出一种决策层融合大模型修正的典故引用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传统序列标注技术和通用大语言模型,引入提示模板在决策层进行输出融合,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此外,文章还构建了一套专门针对典故识别问题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通过泛化式检验,AR_BBC_LP典故识别模型在实验中表现出色,P典、R典、F1典指标分别达到了89.75%、89.38%、89.56%,明显优于现有基线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提升了传统序列标注模型的性能,还为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开辟了新领域,也为典故识别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新视角和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 郝雯柯 杨建林 苗 蕾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96-113.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8
    [目的/意义]文章通过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多维画像体系,并以我国绿色交通技术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特定领域的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现状、优势和障碍,从而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方法/过程]文章基于资源基础观和环境依赖理论遴选企业内外部标签,设计出一套多维标签体系,来客观描述企业在盈利能力、科研创新、社会舆论和环保责任等方面的表现;然后,从投入产出2个阶段出发,构建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通过无导向超效率SBM模型,计算企业在各年度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值;再利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企业效率值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结论]文章以绿色交通领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价上市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了技术效率变化的原因。此外,通过对财务实力、绿色创新能力和社会舆情聚类得到5类绿色交通企业,为各类型企业制定差异化竞争战略提供有效指导。
  • 情报工作研究
    张 晨 姜为翰 钱鹏博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18-13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11
    [目的/意义]文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群体信息成瘾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大学生信息成瘾行为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价值参考。[方法/过程]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利用文献梳理总结大学生信息成瘾过程中的外部刺激,深度剖析机体在成瘾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心理,构建大学生信息成瘾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信息成瘾的触发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过载、间歇性奖励和行为管理会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的不确定性回避,进而导致大学生信息成瘾。同时,信息过载也会使大学生产生信息焦虑,信息焦虑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信息成瘾行为。面向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和科技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有助于完善高等院校管理体系,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 专题
    邓三鸿, 郭剑明, 施宇杰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1-1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01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被视为“改变游戏规则”和“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逐渐成为跨学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研究。综述颠覆性技术相关文献,厘清其概念和特征、细分研究主题与方向,总结研究重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文章在梳理最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颠覆性技术的概念及特征、常用识别方法、演化与预测分析3个方面,厘清颠覆性技术相关研究进展,整体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结果/结论]文章较为全面地归纳总结了当前颠覆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苏 震 吕 捷 赵文彦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25-36.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3
    [目的/意义]文章通过梳理区块链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凝练出图书情报领域区块链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为未来区块链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发展进路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以CNKI和CSSCI为数据源,借助可视化工具构建知识图谱,从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突现、文献引用等角度,对图书情报领域的区块链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区块链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在2021年达到顶峰,与其他领域形成了交叉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着诸如发文量下滑、作者合作团队不够稳固、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交流欠深入,以及缺乏高质量论文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文章从研究内容、研究方式、作者和机构合作、多理念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 综述
    邓三鸿 张逸勤 王 昊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1
    [目的/意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角,探讨其对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过程]文章立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视角,剖析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理念,从国家战略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和话语体系建设多元维度,阐释中国特色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逻辑体系,从理论层面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验总结其价值意蕴;基于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核心期刊所发表的研究论文与相关政策文本,以具象化视角阐述中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在应对重大需求过程中,研究的发展概况与主题演进特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与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指引,并增强了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响应与支撑作用,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 情报工作研究
    段雨竺 付 强 李玉琼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86-9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8
    [目的/意义]国防科技创新助力新质战斗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战略需求,有效预测国防科技创新路径对于切实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我国新质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国防科技创新突变性、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特征,文章根据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核心要素,构建大模型赋能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逻辑框架,利用军事需求识别、军工企业关键技术预测与创新政策挖掘子模型,对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大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国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突破点,为国防科技创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深度融合。
  • 姚占雷 李瑾萱 许 鑫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53-65.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5
    [目的/意义]传统职业分类体系作为观察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工具,难以及时反映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化解这一难题,文章聚焦探究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描绘职业与技能要求间的关系,建构多层职技网络的方法与实施路径。[方法/过程]首先,设计一套中文语境下描述不同岗位的通用语言——跨工作描述符,并据此建立起面向招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岗位描述框架;其次,建立基于岗位描述的职业智能分类技术,进而形成一套体现技能要求的多层职技网络构建方法与模式;最后,以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源自企业实际用工活动的多层职技网络能够辅助细粒度、灵活地观测多样化的产业人才需求。
  • 张雪峰 黄叶琳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66-8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6
    [目的/意义]针对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官方回应,通过测量回应文本信息的透明度和同理心,进一步揭示透明度和同理心对公众认可度的影响。[方法/过程]以新浪微博官方媒体发布的突发公共事件回应博文文本为数据来源,爬取和收集了2021—2023年共170条突发公共事件官方回应;采用内容分析法、人工测量法、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从信息披露充分性、信息准确性、信息清晰性3个方面度量了回应信息的透明度;从回应信息描述中的积极和消极情感词,以及情感历程词的使用角度,测量了回应中的同理心表达;进一步利用负二项回归方法分析了透明度和同理心对公众认可度的影响。[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官方回应信息的透明度,总体上会显著影响公众对回应的认可度,然而,影响强度和方向会因披露的不同信息内容和使用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而发生变化;此外,回应中过度表达同理心会对公众认可度产生负向影响。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进一步丰富突发公共事件回应或危机沟通的理论成果,能为政府相关部门确定突发公共事件回应内容及其语言表达提供决策依据。
  • 情报分析与评价
    周 瑛 杨丹婕 江 美 赵晓春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13-2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02
    [目的/意义]对现行有效的人工智能政策进行量化评价,旨在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工智能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方法/过程]文章以长三角地区2015—2024年的10项人工智能政策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PMC指数模型进行量化评价。[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从宏观政策文本视角来看,10项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政策样本的PMC指数均值为7.11,总体政策设计科学合理。从微观政策文本视角来看,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政策文本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论,从扩大政策对象范围、建立政策评价体系、调整政策方向、因地施策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完善建议。
  • 窦路遥 黄运聪 白增亮 李 毅 周志刚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4): 114-126.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4.009
    [目的/意义]人才视角下明确高科技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以及变化趋势,有助于加快聚合创新要素、 逐步组建技术团体以及建立健全协作体系。[方法/过程]文章以IC(Integrated Circuit)领域在职者简历信息为数据基础,基于时间维度下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实现领域企业和专业技能间的关系预测和评估;结合Word2vec词向量模型与LDA模型,对简历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与语料库扩充,进而识别技能主题;随后刻画技能主题演化路径并进行可视化表达,明确IC领域技能主题发展现状及演化规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基于时间维度下的协同过滤思路适用于企业与技能关系预测,平均准确率达96.68%;IC领域的技能主题演化呈现“聚合→分散→再聚合”的趋势,各技能主题路径演化规律有所差异,具体表现形式为螺旋交叉演化、创新迭代演化和技术依附演化;研究给出的IC行业整体技能发展态势和路径变化规律,可为高科技企业和在职者提供更精准的检索方法和技能选择方向。
  • 研究方法专题
    郝家亿 王玉琢 章成志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6-29.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2
    [目的/意义]情报学研究方法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构建细粒度研究方法语料库并进行研究方法实体抽取,有助于学者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方法,探索方法演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续数字化浪潮下实现研究方法语料库的服务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过程]首先,文章以《情报学报》2000—202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数据来源,从中随机抽取50篇并对其中的研究方法实体进行人工标注,将其作为实体抽取训练语料;其次,对BERT-base-chinese和Chinese-BERT-wwm-ext 2种模型进行训练并选择性能较优的模型进行研究方法实体抽取;最后,根据较优实体抽取模型,从未标注语料中抽取细粒度研究方法实体。[结果/结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理论实体、方法实体、数据集实体、指标实体、工具实体和其他实体6类情报学细粒度研究方法标注语料库。在基于人工标注语料对实体抽取模型进行训练的任务中,Chinese-BERT-wwm-ext模型表现更佳,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0.808 2、0.846 7和0.827 0。此外,文章对研究方法实体及其类别进行分析,发现情报学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新兴技术与传统方法并存、各有优势。
  • 研究方法专题
    李奎良 化柏林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30-4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3
    [目的/意义]方法类实体与应用场景、问题、组织机构等实体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关联关系,抽取这些实体关系有助于捕捉技术发展趋势,助力创新能力提升。[方法/过程]文章探讨了一种基于自动生成句法模板的方法类实体关系抽取方法,通过设计一种新的自适应模板,提高抽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对大规模标注数据的依赖。文章实证以CSDN人工智能主题博客为例,使用少量种子三元组迭代生成句法模板抽取方法类实体及其关系,并通过过滤器模型提高抽取质量。[结果/结论]经过5轮迭代抽取,模型抽取三元组的精确度达到55.2%,优于现有通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标注数据,实现特定领域方法类实体及其关系的高效抽取,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科技情报分析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