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工作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情报工作研究
    王克平 周婧怡 车 尧 乔 振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82-9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08
    [目的/意义]财务竞争情报是推动新创企业稳定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大数据思维探究新创企业财务竞争情报预警机制的建构过程及其仿真效果,对提高新创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创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新创企业财务竞争情报预警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因果关系图和系统流图,并通过Vensim PLE软件进行仿真模拟。[结果/结论]文章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财务竞争情报预警流程,并且可以揭示大数据技术应用率、关键财务指标应用率、情报分析方法应用率、企业内部财务人员参与率、专业审计人员参与率等要素对财务竞争情报预警产生的正向作用,为新创企业顺利开展财务竞争情报预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 情报工作研究
    刘建峰 唐 津, 徐绪堪, 周浩文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95-108.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09
    [目的/意义]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低迷,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促进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关键,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亟须重视数据要素的价值,积极参与数据市场的建设和交易,以数据驱动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因此,探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显得尤为迫切。[方法/过程]文章基于TOE框架,运用fsQCA和NCA方法,以95家上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样本,选取“技术-组织-环境”层面的6个要素,从组织内外要素联动视角,探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组态路径组合。[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6个前因变量中任一要素均无法单独促使企业实现高水平数字化转型,高水平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分为技术驱动型、政府扶持-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型和高质量发展驱动型,其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高水平数字化的核心条件。
  • 情报工作研究
    王雪慧 胡 峰 王沛文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109-121.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10
    [目的/意义]近年来,我国面临海洋方向的安全威胁日趋严峻。对此,必须强化海洋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情报建设,提升情报服务海洋安全治理及决策的效用。[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案例论证方法,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梳理并评析学界已有情报流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海洋安全事件发生的实际场景与环境条件,构建面向海洋安全保障的情报流程模型,并以福岛核污水排海为案例对模型进行推演。[结果/结论]该模型由目标层、需求层、规划层、业务层、服务层、反馈层、保障层构成,不仅适用于当前保障海洋安全的复杂化场景,还有利于提高海洋安全情报的工作效率。
  • 情报工作研究
    刘毅洲 黄 微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122-13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11
    [目的/意义]在大应急格局下如何利用智能情报技术与服务的高价值进行风险溯源分析,是智能社会风险治理亟须解决的难题。[方法/过程]基于三元空间理论对突发事件风险进行边界划分,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3个维度,应用大模型因果关系抽取、复杂网络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情报技术实现应急情报收集与分析,对事理风险源、环境风险源等7个要素构建风险溯源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物理空间风险源在向其他空间进行风险传导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在风险爆发初期的分布较为密集,而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的风险源分布,随时间的发展表现出周期相似的相位滞后效应。信息空间中的情感风险源多数处于节点网络核心位置,是引发节点间非理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信息风险源的社会空间风险特征不明显。
  • 情报工作研究
    许安明, 彭添焕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2): 133-14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2.012
    [目的/意义]大数据嵌入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促进研究范式变革。为此,文章剖析大数据赋能社会科学研究的动因与逻辑,探索推动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应用中的实现路径。[方法/过程]在分析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深入研究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选题、文献整理、研究框架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成果传播、成果评价等过程的影响机理。随后,提出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从增强认识、推动差异化发展、强化算力支撑、研发工具和平台、培育复合型人才、构建数据资源库、完善配套制度等多维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大数据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建设集成各类创新资源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成为推动大数据在社会科学研究应用的有效途径。
  • 情报工作研究
    张艳丰 余忞谦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75-85.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7
    [目的/意义]探析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交互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深入解析用户健康焦虑现象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方法/过程]利用现象图析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机理进行深入挖掘,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4个维度,对用户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健康焦虑与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机理可分为情绪触发、浏览调节、认知控制、行为反馈4个子机理,进而基于研究提出健康焦虑情境下公众信息素养培育策略。
  • 情报工作研究
    段雨竺 付 强 李玉琼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86-94.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8
    [目的/意义]国防科技创新助力新质战斗力发展已成为我国战略需求,有效预测国防科技创新路径对于切实提高国防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我国新质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国防科技创新突变性、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特征,文章根据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核心要素,构建大模型赋能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逻辑框架,利用军事需求识别、军工企业关键技术预测与创新政策挖掘子模型,对国防科技创新路径预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大模型能够有效预测国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突破点,为国防科技创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深度融合。
  • 情报工作研究
    李军华 袁 倩 燕 翔 吕长红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95-108.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09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利用GPT-4模型自动生成权利要求书,降低研发人员的撰写难度,提升专利审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过程]文章构建了适合自动生成权利要求书的Prompt,并实施了Zero-Shot、Exact-Drafting、Stepwise-Claim和Exact-Step Claim 4种提示策略。将专利说明书和技术交底书输入GPT-4模型,使用Prompt指导其输出,实现权利要求书的自动化生成。同时,使用ROUGE和BERTScore评估指标来评价文本质量,并从权利要求数量、文本长度、高频词、关键词和常用搭配等多个维度,分析生成文本与参考文本的异同。最后,请专家分别从清晰度、一致性、相关性、专业性和完整性5个方面,评估生成的权利要求书的质量。[结果/结论]实证研究结果显示,Exact-Step Claim提示策略能显著提升权利要求书的生成质量。此外,基于专利说明书生成的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数量和文本长度上与参考文本更为匹配,表明GPT-4模型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领域的应用效果与输入文本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辅助方法,有助于推动专利文本撰写和审查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模型在理解复杂技术术语和遵循专利法规范中的精确度,并探索如何优化模型对权利要求数量和文本长度的判断能力。
  • 情报工作研究
    张 婷 李 辉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09-117.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10
    [目的/意义]生物安全情报对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系统梳理有关生物安全情报工作研究,有助于生物安全情报研究的纵深发展。[方法/过程]首先,阐释了生物安全情报概念及分类;接着,从情报学和生物安全学的基础理论入手,分析了这些理论在生物安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最后,对国内面向生物安全治理的生物安全情报工作研究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我国生物安全情报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结果/结论]未来生物安全情报工作需从相对分散到相互联系,从零散到完整。推动生物安全情报系统发展,一方面应着眼于先进科学技术和工具方法在生物安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及创新;另一方面要从制度层面对其进行保障,并促进执行合力的形成,使生物安全情报工作体系从分化向综合演进。
  • 情报工作研究
    张 晨 姜为翰 钱鹏博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18-13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11
    [目的/意义]文章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群体信息成瘾行为的影响机制,为大学生信息成瘾行为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价值参考。[方法/过程]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利用文献梳理总结大学生信息成瘾过程中的外部刺激,深度剖析机体在成瘾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心理,构建大学生信息成瘾行为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信息成瘾的触发路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过载、间歇性奖励和行为管理会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的不确定性回避,进而导致大学生信息成瘾。同时,信息过载也会使大学生产生信息焦虑,信息焦虑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信息成瘾行为。面向高等院校、大学生群体和科技企业,提出针对性建议与对策,有助于完善高等院校管理体系,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 情报工作研究
    汪大锟 化柏林
    科技情报研究. 2025, 7(1): 131-140.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5.01.012
    [目的/意义]识别并预见新兴技术,为企业和政府带来技术先发优势,及时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本研究采用BERTopic的主题建模方法获取领域主题分布,依据主题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合并论文和专利主题,实现新兴主题的识别。[结果/结论]运用BERTopic主题建模方法结合指标评价,能够实现新兴主题与新兴术语的有效识别。以新能源汽车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使用划分验证期和资料验证法2种方式进行验证,在识别出的16项主题中有12项通过验证,证实了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 情报工作研究
    王曰芬 董校一 何 劲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3): 56-68.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3.005
    [目的/意义]面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知识服务深刻变革,文章从用户需求的任务场景出发,探讨支撑和匹配不同行业领域及其业务情境的场景式情报服务流程。[方法/过程]文章以场景式情报服务R-S模型为内核,基于多源数据聚合构建场景式情报服务方案生成与评价流程框架,简述多源数据聚合包括的主要内容及操作环节,并以某机构“俄乌冲突”装备信息快速感知专题情报服务为例,详细论述从项目的场景服务需求分析、服务要素场景化、服务方案生成到服务方案评价的操作过程和主要涉及的内容。[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文章设计提出的场景式情报服务方案生成与评价流程,通过场景要素识别并加以形式化表达,再采用低成本的计算方法,模拟人机交互建立组配响应关系式,生成的服务方案通过评价优选,可满足服务用户任务场景的需求。
  • 情报工作研究
    高道斌 吴 红 李志杰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3): 69-8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4.03.006
    [目的/意义]丰富新形势下竞争情报战略中的竞争对手识别方法,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制定技术竞争战略提供决策支撑。[方法/过程]文章以专利作为数据源,构建一套竞争对手识别框架,并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基于LDA模型识别目标企业自身主要技术研发方向,并确定候选对手企业集合;其次,构建基于技术与市场相似性的二维战略坐标,将目标企业候选对手组合划分为直接、间接、潜在竞争对手;最后,引入基于专利组合分析的专利强度指标,测度目标企业同对手企业间的技术竞争差距,研判相对竞争局势。文章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目标企业展开实证。[结果/结论]基于本文所构建的竞争对手识别框架,共识别出该公司竞争对手5个,囊括3种类型。同时,实现了在各主要技术研发方向下,对目标企业与竞争对手间相对竞争局势的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章所构建的框架充分考虑了企业自身技术资源禀赋、与竞争对手间的差距,能够精准满足企业识别竞争对手的诉求,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情报工作研究
    韩 普 叶东宇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2): 88.
    [目的/意义]为了更充分利用文本依存句法信息和先验情感知识在情感分析中的价值,提出了一种语义增强的在线健康社区情感分析模型。[方法/过程]首先预处理在线健康社区数据,并通过BERT生成特征向量;接着基于双通道思想,利用TextCNN和BiLSTM分别抽取在线评论文本的局部和全局信息,然后在GAT中融入情感知识和文本依存句法信息进行语义增强;最后进行双通道特征拼接,并在全连接层实现在线健康社区情感极性判断。[结果/结论]通过对31 718条在线健康社区评论数据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基于语义增强的BERT-TBGH模型准确率达到90.77%,相比基准模型TextCNN和BiLSTM分别提升了10.57%和7.79%,引入情感知识和字粒度依存句法信息后,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85%和1.00%。文章提出的基于语义增强的BERT-TBGH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在线健康社区情感分析效果。
  • 情报工作研究
    彭丽徽 汤林峻 李茜丹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2): 100.
    [目的/意义]聚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规避行为,识别影响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关键因素,为老年人防疫健康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基于MOA理论,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关键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使用三角模糊数Dematel方法确立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借助DANP方法将识别出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权重量化。[结果/结论]调节情绪和代际考量(M),信息效用和社会防疫态度(O),风险感知、信息需求感知、自我效能感和社会压力感知(A),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老年人健康信息规避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基于此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为保障疫情防控效率、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 情报工作研究
    陈昱成 黎 洋 刘江峰 杨 帆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2): 115.
    [目的/意义]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探讨如何利用AIGC的优势,结合传统深度学习的方法,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非遗知识图谱。[结果/结论]在非遗项目分类研究中,微调后的Baichuan-7B效果最佳,macro-F1值为0.7688,在非遗属性信息抽取中,RoBERTa的效果最好,F1值为0.7085。微调Baichuan-7B生成的结果,BLEU的2-Gram为0.2052。结合属性抽取和生成的结果,构建了高效全面的知识图谱。[创新/局限]文章利用生成式大模型辅助建立知识图谱,对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进行了研究,暂未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省级项目进行研究。
  • 情报工作研究
    谢丹琳 胡锡晟 杨卫书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1): 90.
    [目的/意义]在话语权下放的信息时代,公众公开发表意见、参与话题讨论的渠道不断增多,低燃点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交流与传播无疑会增加事件热度,给企业危机公关带来更大压力和挑战。[方法/过程]文章以“海天酱油事件”为例,对事件网络舆情传播阶段进行探讨。首先,运用ROST CM进行高频词统计和公众情感倾向分析,再通过Ucinet、Gephi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凝聚子群和点度中心性4个维度对事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事件舆情有公众关注度高、讨论量大、负面舆情占比大、部分意见领袖传播影响力大的特征,基于以上特征提出企业危机公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应对危机舆情传播及消除负面影响提供参考。
  • 情报工作研究
    窦路遥, 周志刚 李 毅 蒋 涛
    科技情报研究. 2024, 6(1): 102.
    [目的/意义]“整体维度+局部阶段”的双元演化视角下,挖掘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主题及其演化规律,既可了解技术发展整体历程,又可明确技术组合具体范式,对于洞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落脚点和资金投入关注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2003—2022年工业机器人领域为例,结合Word2vec词向量模型与LDA主题模型对专利文本进行数据挖掘与语料库扩充,继而在整体生态层面识别领域技能主题;随后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对各阶段的技术主题进行深度挖掘(相似度计算、相关性分析、技能组合规律);对挖掘出的45种技术主题路径进行刻画和可视化表达,明确技能主题发展现状及演化规律。[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文章所提方法流程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出整体维度视角下的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多个主题,且能识别出局部阶段视角下的主题侧重。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主题演化呈现出“扩散化→丰富化→系统化”的变化规律。通过计算演化强度来刻画主路径,也能清晰地展示工业机器人领域关键技术的波动情况。文章所提出的方法和流程能够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整合、资金投入、发展创新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 情报工作研究
    彭知辉
    科技情报研究. 2023, 5(3): 85-102.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3.007
    [目的/意义]在情报编写中,将情报产品语言表达方面的一些内在规定性加以总结、提炼,抽象为语体特征,可以尝试构建情报产品语体。[方法/过程]采用理论阐释和语料分析法,运用语用学、语体学和情报学理论,分析公安情报产品语体产生的背景、条件和理论依据;充分利用当前丰富的情报产品语言材料,总结、提炼出公安情报产品语体的基本特征。[结果/结论]情报编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并构成类型化语境,因而公安情报产品成为一种“语言的功能变体”,具备作为一种语体类型的基本条件;情报编写存在3种角色,即读者/用户、情报机构和编写者,它们相互构成情报供需关系、情报表达关系和语言表达关系,由这3种关系,可推导出公安情报产品语体的基本特征;这些语体特征体现在情报产品的词语、句子、表达方式、结构、修辞及非语言要素等方面。
  • 情报工作研究
    王立航, 陈果
    科技情报研究. 2023, 5(3): 103-118. https://doi.org/10.19809/j.cnki.kjqbyj.2023.03.008
    [目的/意义]科技合同是美国政府资助相关机构开展基础性、系统性研究的重要形式。文章创新性地探索利用科技合同揭示美国政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资助和战略布局。[方法/过程]NTIS科技报告的合同号字段,可用于揭示若干科技报告围绕同一合同目标开展持续性研究的情况。文章以NTIS中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报告合同号为切入点,识别其中多个重要的科技合同,并逐一解读其背景信息;随后,进一步围绕最重要的4个科技合同,以点带面地揭示它们在全领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主题。[结果/结论]对重要科技合同的解读结果,能够深入揭示美国政府在引导人工智能研究上的战略布局和行业特点,弥补了传统基于科技论文、科技项目分析结果的片面性,表明基于NTIS的科技合同分析是跟踪美国科技战略布局的有效方法。